《冬日歸舊山》 唐代 李白
未洗染塵纓,歸來芳草平。
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地冷葉先盡,谷寒云不行。
嫩篁侵舍密,古樹倒江橫。
白犬離村吠,蒼苔壁上生。
穿廚孤雉過,臨屋舊猿鳴。
木落禽巢在,籬疏獸路成。
拂床蒼鼠走,倒篋素魚驚。
洗硯修良策,敲松擬素貞。
此時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介紹
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冬,李白出游成都、渝州、峨眉山,干謁蘇颋、李邕未得重用,重返隱居處——大匡山,寫過一首《冬日歸舊山》。詩中描寫冬日舊居一片蕭素、荒涼、破敗的景象,透露出未受重用的不愉快心情,不過李白并沒灰心喪氣,他在十分艱苦的環境中振作精神,“洗硯修良策,敲松擬素貞”,他要像挺拔的青松,不畏風寒,堅韌不拔,繼續追求自己的理想世界。
注釋
①舊山:此指江油境內的大匡山,李白長期在此隱居讀書。②染塵纓:沾滿灰塵的帽子。③芳草平:即芳草坪。④篁(hung):竹子。⑤雉(zh):野雞。⑥素魚:白色的蛀蟲。⑦素貞:指清操。這兩句的意思是要發憤讀書,養成青松一樣高尚的品格。⑧三清:最高的神仙境界,比喻朝廷。
賞析
這首詩收錄在《文苑英華》、《李太白全集》及《彰明縣志》,是李白出游成、渝等地,返回匡山時所作?!芭f山”就是大匡山,《敕賜中和大明寺住持記》碑載:“太白舊山大明古寺,靠戴天之山”?!岸铡?,一般學者認為是公元721年(唐玄宗開元九年)冬天。這首詩首先寫冬歸舊山的急切心情,再寫歸山所見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