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www22"><noscript id="www22"></noscript>
    首頁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李白影音 > 李白音樂 > 正文

    江油云集原生態民歌《薅秧歌》

    • 時長:15分38秒
    • 作者:
    • 來源:
    • 日期:2016-11-03 22:42:13
    • 人氣:1370
    • 評論:1
    • 上一篇: 重華美
    • 下一篇:沒有資料
    • 標簽:薅秧歌
    視頻介紹

    江油云集鄉原生態民歌《薅秧歌》

    “耶,依喲哦,依喲哦,太陽耶,你出來耶……”走進江油市云集鄉田間地頭,一曲曲曲調優美,詼諧鼓勁、獨具韻味,或高亢、或低沉的漢族山歌傳入耳際。

    據考證,“云集山歌”歷史悠久,源于清末民國初期。由于當時云集鄉交通閉塞,精神文化匱乏,山里老百姓在勞作中為解除疲勞、鼓舞干勁,抒發情感自創了這種山歌。傳唱至今,已逾百年,逐漸發展為具有濃厚鄉村氣息和山區特色的“云集薅秧歌”。

    據江油市非遺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云集《薅秧歌》曲調高亢、嘹亮、節奏自由、悠長,是勞動人民用來直暢而集中抒發感情的歌,有極強的藝術生命力和豐富的藝術特質。尤其尾音富于特色,因而唱得亮,傳得遠。其特點是,含有很多滑音和裝飾音,一般7字一句,4句或6句一首,“過門”較多,極富變化,高亢嘹亮,婉轉悠揚,“轉彎”極多,節奏較難掌握。其歌唱的形式大多是即興獨唱和男女對唱,尤以對唱時一問一答,一鎖一開,機智敏捷,風趣詼諧,攻防轉合。具有坦率、直露的表現方法和熱情、奔放的音樂性格。

    這種歌曲多在戶外演唱,往往曲調的一開始就出現全曲的最高音,熱情洋溢,任其自由傾瀉,而不需要多層次的鋪墊或感情的節制,并不過多地講究形式上的修飾,表現手法較單純。云集《薅秧歌》以當地牛郎溝、洗腳臺、五婦堰、魏家山的群眾傳唱最為普遍。

    上世紀80年代,《薅秧歌》在江油民間和山區流傳甚廣,后來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消失。近年,以村民李仕澤為主的近百名群眾通過祖輩們的口口相傳和田間實踐,傳承下了獨具漢族民歌風味的《薅秧歌》。

    幾年前,綿陽及江油非遺保護部門組織專業人員深入民間尋訪老人,將《薅秧歌》收集整理出來,由于歌曲只有歌詞,沒有曲譜,為更好地傳承,便于掌握,非遺保護部門又聯系文化館專業人員根據其音調譜曲。

    2011年初,經過層層選拔,作為原生態山歌,云集薅秧歌入選中國原生態民歌盛典暨中國第十屆民間藝術“山花獎”參賽節目,云集鄉40多位村民在當地文化部門的統一組織下,投入緊張排練。同年4月,《薅秧歌》在中國原生態民歌盛典暨中國民間文藝第十屆“山花獎”展演驚艷亮相,水車、犁頭、連枷等農具的出現,將江油農村原生態的、樸實而生動的勞作畫面展現得淋漓盡致。一舉斬獲中國民間文藝第十屆“山花獎”展演銀獎。作為獲獎節目,李仕澤等村民來到北京人民大會堂,在民歌盛典新聞發布會上進行了展演。

    更多>>網友評論
    發表評論
    李白故里地址:四川省·江油市|郵編:621700 區號:0816|友情鏈接/建議/投稿/客服:QQ 9090469|郵箱:admin@www.105g.com
    www.105g.com © 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江油李白故里網
    日韩天堂在线
  • <xmp id="www22"><noscript id="www22"></no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