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www22"><noscript id="www22"></noscript>
    當前位置:主頁 > > 江油旅游 > 文化民俗 >

    李白故里遺跡風物考

    [江油李白故里網] 日期:2016年4月22日1702作者:劉術云 來源:放大字體正常縮小關閉

      公元701年2月28日(武周大足元年正月十六日),唐代偉大浪漫主義詩人李白誕生于劍南道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盤江與涪江交匯的青蓮隴西院。李白在四川江油度過了他的童年、青少年時代,學習、生活了二十五年后,懷“濟蒼生、安社稷”之志,“仗劍去國、辭親遠游”,開始游歷生涯。成為唐代詩壇領軍人物,被譽為“詩仙”、“詩魂”。

      李白的詩歌浸潤了故鄉的山水,他在故鄉留下了大量的遺址游蹤。千百年來,故鄉人守望著詩仙的家園,紀念、祭祀李白。一直以來,凡介紹李白在故里的文章,多稱李白的遺跡游蹤有二、三十處,除人們熟知的隴西院、太白祠、粉竹樓、磨針溪、讀書臺外,有許多卻鮮為人知。徹底弄清李白在故里的遺址游蹤、風物和紀念物,理清李白生活的脈絡,這對于更好地研究李白在故里的活動,很有必要。

      一、李白在江油的遺跡游蹤

      1、李白故居(隴西院)

      隴西院泛指李白故居,位于江油市青蓮鎮天寶山西南麓,是李白誕生之地,因李白自稱隴西布衣而名。同時,還被譽為唐詩的搖籃。其與太白祠、粉竹樓遙相呼應,系李白故居景區主要建筑之一。

      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唐李先生彰明縣舊宅碑并序》記:“先生舊宅在青蓮鄉,后往縣北戴天山讀書,今舊宅已為浮圖者居之?!庇炙卧辏?099年)彰明縣令楊天惠所撰《彰明逸事》稱:“清濂鄉故居遺址尚在,廢為寺,名隴西院?!睆囊陨鲜穼?,證明“隴西院”曾經是李白的舊居。宋代再建的“隴西院”,明末毀于兵燹?,F存在山門及部分房舍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建。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增修太白、倉頡、文昌、地母四重殿。山門有一聯為“弟妹墓猶存,莫謂仙人空浪跡;藝文志可考,由來此地是故居?!痹簝冗€有楹聯:“舊是謫仙棲隱處,恍聞昔日讀書聲”和“太華直接青蓮宅,天寶遙看粉竹樓?!?/p>

      196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將隴西院等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政府又陸續遷建隴風堂及序倫堂,陳列李白詩意書畫。

      2008年“5.12”特大地震,隴西院山門盡毀,一些清代古建筑遭受不同程度破壞。2010年經河南省對口援建修復。

      2、粉竹樓

      粉竹樓在青蓮鎮場東太華山下,綿江公路旁,為李白胞妹月圓舊居遺址,是青蓮八景之一。相傳,李月圓每天梳洗后,將脂粉水灑在院內竹上,日久竹皆變成粉竹,后人為紀念李白兄妹,故稱“粉竹樓”。今存有照壁,為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重建。山門有《重修粉竹樓記》碑,文云:“粉竹樓者,李青蓮先生為其妹月圓所筑也,自唐迄明,崇祀不絕,迨兵燹后廟宇傾圮,墓址猶存?!?96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將“太白故居”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粉竹樓為其中之一。1985年文化部門將彰明太白樓遷入其中。

      粉竹樓照壁古色古香,上書“粉竹樓”三個大字,從右至左有楹聯:“猶是隴西布衣,不吾欺也,或謂山東李白,其誰信之?!闭毡谟幸徽T和兩個耳門,分別有楹聯:“月圓徵音不遠,謫仙何時歸來?!薄叭招惫吕暨^,簾卷亂峰青?!薄霸吕浣沙蓜氽E,風來海表識高賢?!边^去,每年農歷八月十五,人們要舉行隆重的月圓會,祭祀李月圓?!?.12”特大地震損毀。2010年由河南省對口援建修復。

      3、磨針溪

      磨針溪在隴西院下,為一條小溪,見證了李白礪志的歷程。李白在此遇磨針老人,得“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繡花針”的啟迪,大徹大悟,發憤學習,終成詩仙。后人建有“啟智橋”和“磨針亭”。

      4、洗墨池

      洗墨池在青蓮粉竹樓后500米處,原名蒲花井,李白讀書時常和胞妹李月圓用井水磨墨洗硯,天長日久,井水變為墨色,故名。是研究李白成為詩仙的主要物證?,F在在池邊還會聞到淡淡的墨香。

      5、放牛坪

      放牛坪在盤江河蠻婆渡旁邊的沙灘上,相傳李白經常在此放牛習字而名。有一次,他放的牛把別人家玉米苗吃了要他賠,李白說:“??谟屑S,吃了一天長一寸,怎么要喊賠呢?” 到了晚上,李白用糞水給牛吃過的玉米苗澆灌了一遍。第二天,人家去地里一看,果然被??羞^的玉米苗子長了一寸多。從那以后,凡青蓮的牛吃了莊稼,都不用賠了?!芭?谟屑S,吃了一天長一寸!”也就成了當地的農諺。

      6、石牛溝

      石牛溝在江油市青蓮鎮太華村,距隴西院一公里。因當地村民挖出一頭酷似真牛的奇石,于是人們便叫這條山溝為石牛溝。石牛自然形成,未經工匠的雕鑿,四蹄跪伏,雙目注視前方,背上光滑發亮,造型極為生動。

      李白從匡山回家省親,到石牛溝看到神工造化、生動傳神的石牛后,不禁吟詩一首:“此石巍巍活象牛,埋藏是地數千秋。風吹遍體無毛動,雨滴渾身有汗流。芳草齊眉弗入口,牧童扳角不回頭。自來鼻上無繩索,天地為欄夜不收。如今,這頭石牛已收藏在李白紀念館,被專家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石牛溝因李白吟了詩,名聲大振。但是,后人又在青蓮發現了一石碑:高80厘米,寬43厘米,厚10厘米。碑文為《題石牛溝臥石?!罚骸按耸∥』钕衽?,斯溝口口口千秋。風吹遍體無毛動,雨滴橫身似汗流。芳草齊眉弗入口,牧童扳角不回頭。行人過客推車走,天地為欄夜未收?!?/p>

      7、大匡山

      大匡山位于江油市大康鎮西北,距市區20公里。山勢險峻,林壑深邃,風景秀麗,背倚龍門山余脈諸峰,下臨清澈明凈的讓水河,西有天然溶洞佛爺洞景區相鄰。

      大匡山于唐代就有寺廟?!督涂h志》載:“匡山寺,唐貞觀中,僧法云開堂于此,僖宗幸蜀,敕賜中和寺,寺右有李白祠?!彼吻懒辏?170年)匡山碑文記載:“本寺原是古跡,唐李白讀書所在?!痹娛ザ鸥θ胧竦浇驮髟娫疲骸翱锷阶x書處,白頭好歸來”。

      現存江油李白紀念館內的宋碑《敕賜中和大明寺住持記》載:“玄宗朝翰林學士李白,字太白,少為當縣小吏,后于此山讀書,于喬松滴翠之坪,有十載。厥初,有題寺詩云:‘曉峰如畫碧參差,藤影搖風拂檻垂。野徑來多將犬伴,人間歸晚帶樵隨??丛瓶鸵刑湓硺?,洗缽僧臨失鶴池。莫謂無心戀清境,已將書劍許明時?!?/p>

      大匡山遺址上的碑刻于1981年全部運至李白紀念館保存。2010年,當地群眾在遺址又挖出一塊匡山有關道教的石碑。

      8、讀書臺(小匡山)

      讀書臺在江油市太平鎮北,距市區十公里,因李白少年在此讀書而得名。亦稱小匡山、點燈山、翰林山。其山勢秀美,宛若一支毛筆指向藍天。山上蒼松翠柏,十分茂盛,山下平通河,清澈見底。五代前蜀詩人杜光庭游覽讀書臺,憑吊太白遺跡后,寫下了“山中猶有讀書臺,風掃睛嵐畫障開。華月冰壺依舊在,青蓮居士幾時來”的詩句。

      山上有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重修的太白祠,有邑令葛竣起題寫的“讀書臺”匾額。殿內塑有李白著官服像,還有清光緒十四年修建太白讀書臺碑記二座,殿內火磚墻壁,磚上均有“大清光緒十四年戊子歲讀書臺置”字樣。曾有聯云:“書可讀于臺上,字應化入庫中”和“倒筆寫天,氣貫星半;舉懷邀月,詩驚鬼神?!薄伴拙坪螘r懷落月,書臺空自鎖閑云?!薄包c燈燈無影,石罄罄有聲”等等。讀書臺上還有書箱巖,相傳李白讀完一本書后便放于巖上,天長日久,這些書便變成了巖石。

    讀書臺是李白在故里的重要遺跡之一,不知源于何時,每年農歷三月,到讀書臺憑吊李白的人絡繹不絕。但多為祈禱詩仙李白庇佑自己兒孫讀書能登科及弟。此習俗一直沿襲今日仍然風行。

      9、竇圌山

      竇圌山在江油市武都鎮,距江油市區25公里,以峻險奇秀著稱,李白在此留有“樵夫與耕者,出入畫屏中”的著名詩句,為國家AAAA旅游區。

      其山地處四川盆地東北,涪江上游東岸,系龍門山構造帶與四川盆地沉降接觸地帶,地層出露為侏羅紀泥巖、礫巖。由于地質運動,風蝕雨溶,形成三座筆直矗立的石峰,其主峰海拔1140米。三峰聳峙,如刀砍斧削,直插云天。峰頂各有一廟,依山取勢。西為問月峰,上有東岳殿;北為神斧峰,上建魯班殿;南為飛仙峰,建有竇真殿。三峰中僅問月峰有石徑可上。三峰之間鐵索鉤連,形成“圌嶺飛渡”的奇觀,被譽為“華夏一絕”。

      云巖寺為該山現存古建筑的主要部分,位于竇圌山主峰下。寺廟以三座奇峰為屏障,東傍懸崖絕壁,西鄰群峰密林,臨巖負云,極有氣勢,殿宇重疊,高低錯落,主次分明。

      竇圌山現存古建筑以飛天藏歷史久遠。清道光《江油縣志》載:“飛天藏在竇圌山,宋淳熙八年(1181)建,元至正中重葺,明季兵火惟此獨存?!?/p>

      1988年,云巖寺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特大地震,竇圌山山體滑坡、山峰傾斜,1根鐵索橋斷裂,后山游道損毀,竇真殿、魯班殿等古建筑坍塌,天王殿、飛天藏殿、文武殿等古建筑墻體垮塌,屋面損毀,但飛天藏及殿幸存,2011年完成古建筑修復和山體加固工作。

      10、紫云山、戴天山、老君山

      紫云山在江油市香水鄉的盤江之濱,距青蓮隴西院十公里,與北川、安縣交界。其山勢綿延,風景優美。李白曾接縣太爺句“‘野火燒山后,人歸火不歸’。焰隨紅日遠,煙逐暮去飛?!崩畎壮鍪窈?,在詩中稱:“家本紫云山,道風未淪然?!?/p>

      戴天山在江油市大康鎮大匡山后,屬岷山山脈,與李白少年時讀書學劍的大匡山緊緊相連,自古以來是道家棲隱之地。李白作有《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p>

      老君山在江油市重華鎮,相傳太上老君在此修仙練道故名。海拔2300余米,山勢巍峨雄壯,直插蒼穹。山上有老君洞、老君廟。李白曾經到老君山尋道家隱者雍尊師,寫下了“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計年。撥云尋古道,倚樹聽流泉?;ㄅ嗯EP,松高白鶴眠。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爆F在山上發現古人煉硝巖洞數十個。遺址于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火藥有關的重華煙火架制作工藝被公布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1、普照寺、七星井、太白井

      普照寺在江油市太平鎮普照村,位于青蓮與匡山的古道上。李白游覽普照寺后曾題詩道:“天臺國清寺,天下為四絕。今到普照游,到來復何別。楠木白云飛,高僧頂殘雪。門外一條溪,幾回流歲月”。故山門有楹稱“寺古曾留唐寺跡,樓高恰映漢王臺?!逼照账卢F存明代正德八年維修過的大殿一座,2007年被公布為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系開放的佛教活動場所。

      七星井在江油市太平鎮月愛村月愛寺前,《四川通志》載:“七星井、唐時鑿、太白曾賞月于此?!崩畎讖那嗌彽阶x書臺讀書,經過此井,??础捌咝前樵隆逼嬗^,后人在井旁建有月愛寺。

      太白井在江油市太平鎮青光村四組,相傳李白在此井吃水而名?,F在,仍然有村民在太白井中打水。

      12、太白洞、白鶴洞、金光洞、羅漢洞

      太白洞在江油市武都鎮涪江邊,洞內怪石林立,李白少年時曾在洞中泛舟讀書而名。民間有“燈籠洞照太白洞,燈照太白把書誦”的故事。

      白鶴洞在江油市大康鎮匡山下、深不可測,李白曾在洞中讀書、休息。洞中有太白石床、太白石桌等物。

      金光洞在江油市含增鎮乾元山,又名太乙洞,天倉洞,傳為太乙真人和哪吒修練之地,洞內有唐宋時期道教造像數百尊,李白曾在洞中練道?,F公布為江油市(縣)文物保護單位,系開放的道教活動場所。

      羅漢洞在青蓮天寶山背后不遠的地方。過去說青蓮名勝的那句民謠“天寶羅漢粉竹樓,紅巖夜雨臥石?!敝械牧_漢,便是指這里。此洞過去洞口有泉水如珠簾,因此又叫珠簾洞。相傳李白他聽說羅漢洞里的和尚作惡多端,義憤填胸。他只身闖入羅漢洞,將正在干壞事的那個和尚打倒在地,還和幾個熱心群眾把那個和尚綁捆起送交縣衙查辦,并把洞里的機關法碼全部破壞了。后來,當地人都認為李白為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就在羅漢洞里塑了尊李白像,供奉李白。

      13、蠻婆渡、太白渡、白至渡、謫仙渡

      蠻婆渡在江油市青蓮鎮盤江邊,又稱漫波渡??h志載:李白母親在渡口浣紗,一尾紅鯉魚自躍竹籃,其母帶回家,烹而食之后孕李白。

      太白渡在江油市太平鎮小匡山下西北平通河上,李白少時讀書常過此渡。清光緒十四年(1888)在此建觀音廟和鎮江王爺廟,廟側石門刻文“太白讀書經過此渡”。渡口有石碑,上刻“太白古渡”?,F廟宇已毀,遺址尚存。

      白至渡在江油市三合鎮白至村,相傳李白去大匡山讀書,便經常至此過渡。李白聽說此渡每年都有船沉人淹之患,就很慷慨地捐了一大筆錢,叫修船雇工。收款人要捐款人留名,今后好打功德碑。李白不想出名,說:“這個錢是昨夜夢里文昌帝君給的,你要寫就他的名字吧?!惫?,收款的人就寫了文昌帝君的名字。后來,人們知道是李白捐的錢,于是就取名“白至義渡”。并在義渡旁修了一座廟子,叫“王爺廟”。廟子里面不僅供奉鎮江王爺、禹王,還供有文昌和太白像。

    謫仙渡又名學士渡,在江油市彰明鎮橋院寺側小河上。因李白曾渡河于此,后設義渡。清同治四年(1865)立碑,上刻“謫仙義渡,雇工撐船。一切往來,不取船錢”?,F此渡已廢,李白紀念館存有碑刻拓片。

      14、太白小道、茅廝埡

      太白小道在江油市大康鎮大匡山和戴天山之間,相傳李白經常走此道路。

      茅廝埡在江油市含增鎮界池村二組,相傳李白在讀書臺讀書時,在此解溲而名。

      二、江油與李白有關的風物

      1、太白茶

      李白在江油市大康鎮大匡山讀書時,在大匡山佛爺包下太白坪種有茶樹,制作茶葉耐泡,馨香撲鼻,被稱為太白茶或昌明綠。白居易有詩云:“醉對數叢紅芍藥,渴嘗一碗綠昌明?!爆F“太白茶”、“太白飄雪”已遠銷省內外,為李白故里特產。

      2、喻家觀酒

      喻家觀在今江油市三合鎮喻家觀村。唐時,觀中道士取龍踞山濂泉所釀之酒,味正醇香,李白偶飲之,對此酒情有獨鐘,酷愛飲酒,最終成為酒仙?,F在人們將喻觀家酒改名為詩仙閣和玉罐酒,酒廠也改為江油市李白故里酒廠,產品遠銷二十多個省市,成為李白故里著名特產。以李白出生年命名的“詩仙閣701酒”,更是名播四方,并參加了2010年上海世博會。

      喻家觀每年農歷七月七有鵲橋會,會期三天,初六起會,初七正會,初八散會,有文藝表演,農貿產品交易活動。

      3、學士硯

      學士硯也稱太白硯,因李白取觀霧山之石刻硯而名。該石的石質色澤黝墨,溫潤如玉,哈氣成霧,系硯中精品。今李白紀念館有藝人專司制硯,精工雕刻,禽獸山水,花卉人物,深愛書畫家喜藏。霧山石刻制作工藝現已被公布為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4、太白詩酒宴、太白鴨

      貴賓光臨江油,設盛宴招待。在悠雅的古樂曲聲中,吃太白乳鴿、太白豆腐,喝詩仙閣酒,飲太白茶,聽唱太白詩,觀霓裳羽衣舞,稱之為太白詩宴。

      太白鴨傳為李白所創,唐明皇嘗之大為贊賞,現江油市蘭桂坊可制。

      三、故鄉人紀念李白的遺跡

      1、太白祠

      太白祠位于隴西院南一公里處,盤江偎依其西側,涪江迂回其東端,青堂瓦舍,紅墻環繞,綠樹成蔭,饒有游趣,是故里人民歷代祭祀李白的建筑。據《彰明縣志》記載,太白祠初建于宋代,其后興廢交替,歷宋元明清屢遭兵火,又多次整修,隨盛衰而變?,F存在大門、過廳、廂房、正堂及庭園格局,形成于清乾隆年間。1962年,太白祠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政府逐步對太白祠進行培修,綠化園林。先后興建了雙重檐李客亭、泮池、小橋、白玉堂、東西配殿等仿唐建筑。是李白故居青蓮鎮頗具規模的、保存較為完整的一處文物名勝。鄧小平同志題辭“李白故里”石碑立于新修大門庭園處。2001年后,適時皆舉行盛大的祭祀李白活動。

      “5.12”地震多處建筑損毀,2010年已由河南省援建修復。

      2、李白衣冠墓

      李白于公元725年離開家鄉,762年在安徽當涂逝世,葬于采石磯。家鄉人民出于對偉大詩人的崇敬,在李白故居青蓮鎮名賢祠旁修建了一座衣冠墓。

      《彰明縣志》記載,清代同治八年(1870年),彰明縣令何慶恩倡議修李白衣冠墓,墓中葬有李白詩集和唐代服飾。碑記云:“太白固有墓,墓亦并不在蜀,而彰明人日,此固其桑梓地也,于是相議為衣冠墓,具章服如唐制,斂以詩集,筑土于仙人舊館之右?!?/p>

    墓旁有一奇石,傳說是天上隕石落在這里,是李白靈歸故里。1963年,地方政府又對李白衣冠墓進行了培修,用條石徹成,有城垛,六方形,并立有一塊題為“唐李白衣冠墓”的石碑。墓園內,種柏植桂,墓周種有花卉,樹木榮茂,花草芬芳。李白衣冠墓和名賢祠已被公布為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河南省對口援建將其修繕。

      3、匡山書院、青蓮書院

      匡山書院在江油市大康鎮大匡山上,因大匡山是李白讀書之地而名,書院有李白祠。唐代的寺廟、祠宇早巳蕩然無存,歷經宋、元、明之后,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龍安府知府蔣德鈞見大匡山已是斷垣殘壁,荒草叢生,為緬懷詩人,重振江油文風,便決定把龍州書院遷至匡山,更名為匡山書院。館舍落成之后,聘請劍閣李榕主講,一時間,文風大振,人才蔚起。出了清末江油最后一個進士張琴。

      青蓮書院在古彰明縣城東門,與學署、廳署、龍王廟相鄰,因紀念李白號青蓮居士故名。書院規模頗大,有照壁、教舍、太白樓、大雅亭等建筑。院內刻有匡山太白像、新刻太白像兩尊。新刻太白像,李白須發飄然,衣帶生風,栩栩如生。書院有太白祠,《彰明縣志》載:“每歲十一月望日遵頒日遵頒發祀典致祭”?,F書院改為彰明中學。

      4、太白樓

      太白樓原在古彰明鎮青蓮書院內,清代時期為紀念李白而建,上世紀八十年代移至青蓮粉竹樓內。2001年在天寶山上又建太白樓。

      5、月愛寺、長庚寺

      月愛寺在江油市太平鎮月愛村,取“李白愛月,月愛李白”之意。尚存清乾隆年間所修建筑,有太白殿,塑李白像。寺有碑記“太白本邑西鄉人也……”,寺前七星井,為唐時鑿,李白在匡山讀書,往來于此。

       長庚寺在江油市彰明鎮昌明村,因李白號長庚鄉人修寺紀念。今存大殿三間,為清代建筑,內有神像。

       6、文昌宮、名賢祠

       文昌宮在青蓮鎮街上,系清代乾隆年間建,供奉有太白學士像。過去,每年正月十六皆舉行長壽會,祭祀李白,現存清代建筑300余平方米。

     青蓮名賢祠位于青蓮古鎮勞動街與青西路交匯處的原青蓮初中內?!墩妹骺h志》載:名賢祠建于清同治年間,供奉有青蓮先生神位。是李白故里人民祭祀李白及歷代名賢的場所,在其南側有李白衣冠墓一座。名賢祠為一進二四合院結枸,二進有廊。全穿逗木結構建筑,小青瓦屋面。除有個別木柱糟朽外,基本完好。

      名賢祠與衣冠墓為李白故里中具有紀念意義的古建筑、古墓葬,與李白其它遺跡一樣豐富著李白文化的內涵,具有一定的文物價值。2003年,江油市人民政府公布名賢祠為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河南省對口援建將其修繕。

       7、李白紀念館

      李白紀念館座落在江油市風景秀麗的昌明河畔,占地40余畝。館內清幽高雅,太白堂、歸來閣等仿唐建筑錯落有致地鑲嵌在花林竹海中,令人流連。其融資料征集、學術研究、陳列、宣傳、文化交流、旅游服務于一體。1962年籌建,1982年10月開館。館內存有歷代有關李白碑刻、李白墨跡、各時期中外版本李白著述、畫冊,鄧小平、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題詞,祝允明、楊慎、石濤、張大千、郭沫若、啟功、吳作人、黃君壁等名人書畫作品,珍貴文物和資料近萬件。被譽為“詩歌的海洋、藝術的殿堂”,已接待中外游客1300多萬人次。

    “5.12”特大地震中,太白堂、精品陳列室、臨江仙館等主體建筑和游道損毀,部份圍墻、建筑坍塌,受損面積14000平方米。2010年,河南省對口援建投資4000萬元修復了大門、太白堂、臨江仙館等建筑,并在館內增建了杜甫堂。2011年,江油市投資4200萬元提升陳列,園林改造,盡顯詩仙詩圣情意。2011年5月8日正式對外開放,為第四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8、太白公園、太白廣場、太白橋

    太白公園在中壩鎮昌明河畔,與李白紀念館緊鄰,總面積10萬余平方米。園內綠樹蔥蘢,垂柳拂堤,翠竹掩映,花木四季不敗,古典建筑,玲瓏典雅,回廊亭榭,各具特色。在瀑布長堤前塑有李白母親浣紗像。2011年在公園里建市避難場所。

       太白廣場在中壩鎮,占地12000平方米,為2001年建成。綠草茵茵,鮮花爛漫,噴泉流光溢彩,是江油最大的休閑廣場。2010年投入1000萬元進行了改建。

       太白橋橫跨為中壩昌明河上,橋長200多米,下為太白公園,建于上世紀80年代,為紀念李白而命名。

      9、太白碑林

      太白碑林在青蓮隴西院旁,江油為弘揚李白文化,于新世紀之初啟動修建的全國首座以李白文化為主題的園林式“太白碑林”,占地三百余畝。首碑碑園、故園山水園、標志性建筑太白樓仿唐建筑群等展現在人們眼前,氣勢恢宏。計劃精雕千座詩碑,將李白的詩全部“立”起來,傳統書法藝術的魅力和李白詩歌藝術的精髓完美結合,聯袂再現,令人嘆止,被稱為“露天博物館”。2010年又建清風明月園。

      10、太白中學、太白小學、太白幼兒園

      太白中學在江油市武都鎮,每年有高中學生3700人在學校學習。

      太白小學在江油市武都鎮,每年有小學學生1400人在學校學習。

      太白幼兒園在在中壩鎮糖市街,每年有400左右幼兒接受學前教育。

      11、太白大酒店、詩城大酒店

      太白大酒店位于江油市太白中路,占地16畝,系三星級賓館,設施齊備,素有“游太白故里,住太白酒店”之說。

      詩城大酒店位于江油市太白廣場, 2006年投資上億元,按四星級標準修建。

      12、詩仙堂

      詩仙堂在江油市大康鎮大匡山下,為研究李白的著名專家、書畫家吳丹雨先生開創的農家博物館。詩仙堂融自然山水、人文為一體,展示博大精深的李白文化和生態之美。

      13、九天唐園

      九天唐園位于青蓮鎮桃花山上,占地40余畝,建筑典雅、花果飄香。2010年建成綿陽市首家四星級農家樂,陳列有李白詩意書畫,頗有特色。

      在江油市青蓮鎮,還有“青蓮山莊” 、“詩鄉園” 、“詩仙人家”等大量農家樂和休閑莊。

      另外,2003年,江油在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時,將“李白故里”在國家工商總局注冊,成為全國第一個城市旅游品牌。2010年,為了保護“李白故里”品牌,江油又將“李白故里”和“華夏詩城”及圖標各類商標全部成功在國家工商總局注冊。

      2005年,江油市為弘揚李白文化,將市區街道、以及城區主要干道分別以“李白”、“詩仙”、“青蓮”和李白詩名句命名?,F在,步入江油,李白文化元素隨處可見,使人感受到濃郁的李白文化氛圍。談起李白,家鄉人無不眉飛色舞,引以為豪。

      毋用置疑,李白就是出生在四川省江油,他的遺跡、風物,以及人們紀念他的建筑物遠遠不止這些。筆者通過多年的考證,所羅列這些,旨在能夠拋磚引玉,更好地挖掘李白文化,為江油打造李白文化品牌、發展文化旅游貢獻一份微薄之力。由于李白已離開我們1200多年了,他在故里的許多遺跡、游蹤、風物、人們紀念他的建筑,被歲月的風雨沖洗得沒有絲毫痕跡,加之文獻少有記錄,我們也許只能從史料中、口碑的一些蛛絲馬跡中去尋找、考證,去偽存真,還原歷史,這是長期的文化苦旅,也是熱愛李白的家鄉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最真實的表現。





    微信關注不迷路
    本文網址:http://www.105g.com/show.asp?id=519
    相關閱讀 江油李白故里網 投稿郵箱:tg@www.105g.com
    李白故里地址:四川省·江油市|郵編:621700 區號:0816|友情鏈接/建議/投稿/客服:QQ 9090469|郵箱:admin@www.105g.com
    www.105g.com © 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江油李白故里網
    日韩天堂在线
  • <xmp id="www22"><noscript id="www22"></no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