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思》是 李白膾炙人口的詩篇,其體裁屬於五言絕句。
《靜夜思》在中國的流行版本為: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今日,我們常聽到的《靜夜思》,是經清時文人 孫洙編纂后而逐漸流傳的,但被質疑內容不忠於原詩(其或與編者 孫洙為暗含「反清復明」之志有關)。
宋代《李太白文集》(宋蜀本)上的原版,及本詩在日本的流傳版本則為:
床前看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山月,
低頭思故鄉。
淺釋
靜夜思:在寂靜夜晚的思念。 疑是地上霜:懷疑是地上的霜,可見是在秋冬之際。 舉頭:抬起頭來。
翻譯
我在床前看到皎潔的月光,朦朧中以為地面覆上了一層銀霜。抬起頭來,望著遠方的山和月,我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了心中的那片在山川環繞中的故鄉。
賞析
本詩短短二十字,平淡而淺顯,好似詩人漫不經心地談起過往的瑣事,或是隨口說出的幾句家常,然而余音環繞不絕,在讀者的心中不斷地喚起回想和共鳴。
離開故鄉的游子,都曾想過自己的故鄉。而長期思鄉卻不能回歸,是人世間最大的痛苦之一?!膏l思病」無藥可醫,是以人們往往只能通過詩文,來排解心中的情感。然而「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因此對於游子而言,故鄉只能思,卻不能回,是一種莫大的痛苦。而強迫人民背井離鄉,則更是一種殘酷的罪行。
直至一千多年后的今日,此詩仍能為后人所傳頌,是因為她喚醒了人們心中最敏感的一根「情弦」—— 鄉情。在人世間,只要還存有思鄉之情,這首古老樸實而又平易近人的詩句,就不會被后人遺忘,就將永遠在華夏兒女的心中傳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