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8日,李白出生地——江油市青蓮國際詩歌小鎮陜西會館獅躍龍舞,喜氣洋洋。陣陣鼓樂聲中,綿陽、江油相關領導,省市部分文化藝術界人士和當地群眾,共同為綿陽首個自然藝術館——“翰雅自然藝術館”開館。當天,“綿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 “江油市自然科學普及基地”也在這座古老會館掛牌。
“陜西會館”是青蓮古鎮一座清代建筑,包括正殿、拜殿、東西配殿、雕花戲樓等,總面積2000余平方米,見證了李白故居的滄桑變化。近年來,江油市委、政府以加快建設“詩意中國?李白故里?美麗江油”為目標定位,堅持把打造文創融合的新型旅游產業作為轉型升級的戰略考量,把重大文旅項目建設作為引領旅游經濟爭創一流的核心引擎,基本建成了青蓮國際詩歌小鎮、百合國際博覽園“兩個國際”,成為江油文旅融合發展的一道靚麗風景線、重要生力軍、熠熠生輝的文化旅游品牌,走出了一條發展創意產業的新路。為豐富青蓮國際詩歌小鎮文化內涵,充實李白文化產業園業態,江油市引進綿陽翰雅金絲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按照“充分保護、積極利用”的原則,在文物部門的指導下,以會館為依托組建了“翰雅自然藝術館”。
該館以地球形成、生命誕生和演化為主線精心陳列布展,由生命演化廳、奇石根雕廳、礦物晶體廳、烏木金絲楠木廳等多個展廳組成,共展出人類化石,恐龍、大象、犀牛、野?;?,名貴烏木、金絲楠木等實物3000余件。藏品豐富,種類繁多,貫穿古今,旨在普及自然科學知識,讓人們能夠更多更直觀地了解地球,認識生命,為青少年提供科普教育學習基地。
“這里的每一件藏品都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都可以講一段生動的自然科學故事,都是一篇學習自然科學的教材”,翰雅自然藝術館館長馮玲在給游客介紹時說。
中國觀賞石協會副會長肖傳星參觀該館后十分感慨,他說:“翰雅自然藝術館集收藏、展覽、學術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等功能于一體,是引導人們探索過去、把握現在、思考未來、關愛地球、珍愛生命的重要窗口”。
據了解,該館收藏的各類自然藝術品達2萬余件,憑借李白的感召力,還將利用青蓮古鎮建于清代同治八年的“名賢祠”開辟翰雅自然藝術館第二場館,進一步探索改變藝術品收藏“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