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www22"><noscript id="www22"></noscript>
    當前位置:主頁 > > 江油概況 > 江油簡介 >

    江油匡山書院與蔣德鈞、李榕

    [江油李白故里網] 日期:2016年5月19日2918作者:江油枚生 來源:放大字體正常縮小關閉

      江油大匡山為唐代大詩人李白少年讀書之處。北宋《中和大明寺住持記》碑記載:  “……翰林學士李白,字太白,少為當縣小吏,后上此山,讀書于喬松滴翠之平,有十載,……"因李白名揚天下,匡山也被后世視為“讀書圣地”“前哲藏修游息之地。"

    江油匡山書院石碑
    光緒年間 劍門李榕書“匡山書院”碑

      清光緒癸未(公元l883年),湖南湘鄉人蔣德鈞,字少穆,任龍安府太守(管轄江油、彰明、平武、石泉四縣),他認為匡山山川輝媚,靈秀所鐘,人文必盛。  “愛其幽僻遠囂塵",  “乃攄懷舊之蓄念,發思古之幽情。景仰名區,流連勝概。遂于戴天絕頂,構置精廬。拓太白之遺祠,傍匡山之古寺?!毙藿酥v堂、齋舍四十余間的匡山書院。并將“龍州書院"內肄業之生全部轉移到匡山書院讀書,給書院的山長、學生發給膏火之費,即現在的工資和助學金之類似。住宿書院的學生每年發餐錢二萬銅錢。書院山長年金三十萬銅錢(大約折銀二百兩)??锷綍航ǔ珊?,蔣太守就禮邀劍州人(今劍閣縣),咸豐壬子進士,翰林院庶吉士,湖南布政使李榕(字申夫)為山長主持書院。原來,李榕與蔣德鈞是認識的。蔣的父親與李榕在曾國藩幕中共事多年,甚是相知。

      李榕,俗稱李申夫。是一個被《清史館稿》載入列傳。當時人稱湘軍三李(李申夫、李鴻章、李眉生),蜀中三李(李西漚、李申夫、李眉生)的著名人物。他的遺作《十三峰書屋全集》是研究湘軍史、東南諸省史志、蜀文化的寶貴資料。

      他對匡山書院的建立和興盛,起了重要的作用??锷綍涸陂_始修建時,給蔣德均太守提供過很好的建議?!翱锷酵甏笥瓯⒅?,寺院內水深數尺,近日創建供奉之祠,已覺過高,當門一樓孤峙,而木植涂飾俱極脆薄,鄙意極不謂然,徒以成事而止。側聞旁建書院,規模又復壯闊,切望諄諭督工諸人於上蓋瓦片,四圍墻壁為切實經久之計,或如海疆民房概用筒瓦,或如北直仰瓦坐泥。墻壁或火磚或泥磚,尺寸較市塵村落之房舍加厚一倍。窗用木板,啟閉門用實木填心,屋脊壘瓦結灰,一切搬阿鼇見爪,雕窗槅門之類,概從歷禁。能如鄙說,山深林寂,風雨怒號之地,又無人長年住守,約計可保四五十年完好,著如龍州、登龍兩院辦法,不可以五稔矣?!笨锷綍河?887年l2月建成。

      匡山書院的膏火費從何而來呢?李榕先生在回復當時江油縣令熊燮臣的信中所云:“示及何道士承修匡山一節,似是緩詞,惟歲輸書院膏火田租二十石,尚是實惠。鄙人平日最畏僧道緣簿,今以鯫生一言而破彼教之慳囊,得無向其哪吒太子短氣乎!書此同一撫掌?!绷硗?,蔣太守在《匡山書院章程并序》碑文里說:“……書院膏火一切之費,余自出俸錢外,酌撥公地與呈請充公息事之項,蓋毫未派于民也,現計歲入錢一千四五百釧,齋長經理府署以時稽察?!笨梢?,辦學經費是有保證的。

      蔣太守是一個清官、好官?!肮饩w十五年六月,龍安大水,平、彰、石、江四邑瀕水之民,田廬漂沒。水退之明日,太守湘鄉少穆蔣公出私財,括公儲之余,分遣士民?!薄肮四暧谄?,未聞營一食一衣。施祿不足,乃索之家,以利我民,行乃稱貨。"為了辦學匡山書院和救濟水災遇難之民,蔣太守自出俸祿,拿出工資捐獻,而且工資不夠捐獻了,還向湖南老家要錢拼湊。在“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晚清時代,真可算得上是一位清正廉明的好官。

      李榕在劍州,龍安兩地教館三處:兼山書院、登龍書院、匡山書院。以“古道”樹人之法(修身、讀書、書法、作文、治世五方面)教育生徒百余人。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此間兩院生徒百余人,功課繁密”,“江油肄業人多,每年必須住院兩三月,俱於隔年堅訂,兩不爽約?!痹凇皾撔拚唠m多,騰達者絕少”的川北地區,教館十八年。以“古道”所樹的門人遍于中華,蜚聲於世者不少。以進士任官者有:張琴署安徽廬江知縣,陳緯元署湖北黃安知縣。以舉人、貢生為官者有:王世萬、歐培湘任國子監南學候選教諭,鯫生拔為刑部屬吏,喬茂萱為曾劼剛少司農屬吏,李蘋三官江右知府,謝佩舒任柳州知州,倪粲甫任荊州候補知州,高聚卿任湖北天門縣令,張政知四川劍閣縣事,黃少昆任湖南永定候補知縣,廖述之任上海學政屬吏,余世輔滇試名列第二等等。李榕先生“古道樹人”的主觀愿望和客觀效果,終歸以桃李滿天下而有補於世。另一方面:書院建在匡山,先賢李白的事跡對學子們也確有勵志作用。

      在匡山書院任教期間,江油縣令熊燮臣奉調他處任職,致信請教吏治之方。他回函道:“‘廉’之一字是我輩鐵注腳,毫無移易處,然必時時經紀用度,方能持久,非有臨巖勒馬之猛力也?!?878年4月,他的學生江右知府李蘋三給他寫信問安并贈二百金,李榕回信“惠金可謝,得循良政跡為吾黨光輝,尤可謝也?!蓖?,門人孫闔如從京來信談想用錢捐官一事。他回信制止說:“無路走的人捐得官,無顧惜的人捐得官,無本領的人捐得官,此三者不如做一個無拘無束的大百姓。請深思之?!蓖?月,門人黃羽臣來信流露出得官之喜,他馬上回信誡之說:“秀才與官場交納,可以開眼界,脫洗鄉里鄙俚聞見,然有一種宦派、幕派,使人見而欲嘔者。書生不如其丑,從而效其聲音笑貌,或轉述以夸耀於鄉里,則墮入俗障,失卻本來面目,非所望於閣下也?!?0月,門人高聚卿調任天門縣令,寄住附贈百金。他回信道:“甚望閣下之小心謹慎,勤廉自矢,為斯民造福,為吾黨增輝,過於私惠多矣?!边@樣“古道樹人”的例子很多,足見李榕先生算是一個位好老師。

      李榕先生對優秀的門人也常向朋輩推薦。在給曾國藩之子少司農曾劼剛信中說:“有年家子華陽喬茂萱,選拔刑部京官中,其人敦素溫潤,而有闊略之致,……八股文是其長技,雜文不多,作尺牘短篇,灑翰即成,可備軍中飛書走檄之選,……吾蜀后起之俊也?!屑嚼系苓M而教之,如文正師之裁成不肖,符於附驥名顯之說,幸甚幸甚!”結果,喬茂萱作了曾劼剛少司農的屬吏。

      1888年6月,在致曾劼剛侍郎信中說:“門下士有張琴者,器宇倜儻,文藝尚不于趨時墨一路,從游三年,所以竭窄空甚苦,秋闈競爾獲售,此年來暢然滿志事也?!笔?,又信致曾侍郎“門人張鶴儔(即張琴)北上過此,奉寄數行,……。以渠少年倜儻,頗曉世事,都門人物圖繪精致,佳樣絕少,尚冀退沐之暇,進渠咫尺之地,舉足下茹古含今之積累於中者,以擴草茅之胸,而端趨向之路,鄙意不在獎借,而在箴規。游公候赫奕之門,而獲鄉塾觀摩之益,后生之幸,下走之望也。"

      1876年8月,四川學政張之洞(后為清之名臣)推薦李榕主蜀尊經一席。他即“推舉門人郄生,鯫生以代?!?/p>

      1881年6月,四川學使朱肯夫請李榕“主成都錦江書院講席",他“以往返耗費所剩不足以養家謝之?!?/p>

      1882年1月,綿州太守以歲三百金聘李榕門人凌生主綿州講席。

      “匡山書院”門額為李榕所書寫。碑石為白漿石,現移存李白紀念館。他本人對自己的書法是這樣評價的:“我平生最短氣者是不會寫字,然謂全無帖意,一味俗寫,我尚不至於此。"可見他頗有自知之明。

      李榕先生對匡山情有獨鐘。寫過《丙子五日偕門人游匡山》、《丙戌八月重游匡山奉酬蔣少穆太守》、《龍州蔣少穆太守重建太白祠并置匡山書院於祠側,將以夏五落成,移余講席。清明日集登龍書院生入山中此觀土木,從游者四十人》、《重建太白祠并匡山書院落成題詠五首》等詩。

      匡山書院給后人留下很多的念想。有不少人寫下懷念匡山書院的詩篇。綿州人吳朝品《夜宿匡山書院季培邀賓聚飲,皓月當空,酒酣放歌》詩云:“諸君試靜坐,聽我歌匡山?!Y侯好事開學堂,不見大師李方伯?!崩罘讲?,原湖南布政使李榕是也。

      今《十三峰書屋全集》整理者,王顯春先生在《十三峰書屋全集》版本考要一文說:據民國十七年《劍閣縣續志》卷十《叢談》記載:李榕晚年主講匡山書院所作“無雙譜試帖四十首,”“有太白靈簽詩五十簽,各為七絕八首,共四百首”。筆者曾三赴江油匡山太白祠,覓尋不得,滄海桑田,殆為散佚。

      現今江油有志采風之士,或可對此事作些探索,若有所得,拾遺一二,豈不一大幸事也。





    微信關注不迷路
    本文網址:http://www.105g.com/show.asp?id=702
    相關閱讀 江油李白故里網 投稿郵箱:tg@www.105g.com
    李白故里地址:四川省·江油市|郵編:621700 區號:0816|友情鏈接/建議/投稿/客服:QQ 9090469|郵箱:admin@www.105g.com
    www.105g.com © 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江油李白故里網
    日韩天堂在线
  • <xmp id="www22"><noscript id="www22"></no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