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斌,男,生于1965年,四川江油人,中共黨員,中學一級教師,現供職于李白故里江油一中。中國李白研究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江油市作協常務副主席、青蓮詩社副社長。曾出版李白詩歌研究專著《李詩猜讀》。近期出版《唐風浩蕩》《宋韻綿長》。正在完成李白專題研究《江油李白》一書。
趙斌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堅持文學創作,二十多年來孜孜以求,堅持不懈,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1986年,趙斌的短詩《那岸》獲首屆全國無名詩人短詩大賽四等獎,之后,散文詩《流逝的浪尖》在綿陽市級刊物《劍南文學》上發表。之后,其文學作品多次在省市級刊物發表,多次在全國性詩文比賽中獲獎,并入選五中選集。1999年,趙斌的散文《綠色的節日》參加共青團中央、水利部、國家綠委等五部委發起的“保護母親河行動”聯合征文獲二等獎,其結束語“我們今天付出的一切,正是為了孕育一個美好的未來”被引用為大賽征文宣傳用語。
2003年底,趙斌開始進行專著《李詩猜讀》的創作工作。精選李白經典詩歌100首,采用“釋讀——猜讀——賞讀——品讀”的新形式研讀李白詩歌,總計17萬字。2005年出了《李詩猜讀》的內部版,反響很好。2006年3月,《李詩猜讀》由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宣傳部、市文聯等多家單位在中壩劇場為該書舉行了首發式,綿陽日報、綿陽晚報、四川政協報等多家報紙、網站予以了宣傳報道。該書同時引起了專家學者的關注,現供職于《詩刊社》的文藝評論家孫文濤專門為該書寫了評論《快讀<李詩猜讀>》,分別刊載于中國李白網、詩歌報網站、浙東唐詩之旅等多家網站。此外,該書的自序《口吐天上文 跡作人間客》先后被兩種報紙刊載與轉載。
趙斌先后參加了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綿陽市人民政府、江油市人民政府承辦、四川李白研討會協辦的在四川大學舉行的2004年四川國際旅游節“李白文化與旅游”研討會,參加了綿陽市人民政府主辦、江油市人民政府承辦的2006年國際李白文化旅游節李白文化論壇及四川省李白研究會,積極與外界的專家學者探討、交流、弘揚李白文化。
近況
成都商報第3周頭條詩人趙斌:現代人對狗的依戀,遠遠大于對父母兒女的關愛
頒獎詞:
趙斌的《尋狗啟示》,截取生活中一個常見場景,通過耐心的敘述,袒示出對世情冷暖的深切關注和對生命大愛、對人間真情的呼喚。
尋狗啟事
作者/趙斌
站在街道旁的一根水泥電桿
張貼著一則尋狗啟事
下一根電桿貼著同樣的啟事
下一根 再下一根
一根不落地貼滿了整條街
那一張啟事
仿佛是那條走失的狗
此前經過時
用它的尿液一一作下的標記
經過街口的紅綠燈時
那些啟事又走向其它街道的電桿
送去它白紙黑字寫成的耐心
轉過街角 一個迷路的老人
望著閃爍不停的紅綠燈
正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評委點評
蔣雪峰(綿陽市作協副主席):趙斌的《尋狗啟事》,在耐心的敘述中,陡現人類的困境與矛盾,從而引發對現實的諸多思考。
蒲小林(遂寧市作家協會主席):《尋狗啟事》以低冷的筆觸,通過狗的走失與老人迷路兩個視角的并置、對照,由此及彼,推境及人,袒示出對世情冷暖的深切關注和對生命大愛、對人間真情的呼喚。
陶春(《存在》詩刊主編):全詩以白描,凝煉的敘述,呈現出“現代人”的人倫窘境與情感危機。
向以鮮(李白詩歌獎得主):在走失與尋找之間,我們是電線桿,紅綠燈,狗,還是迷路的老人?!
蔣藍(人民文學獎得主):詩人華子沉寂多年,潛龍勿用,一旦出山,似乎是采擷來一朵“地獄邊沿上慘白的小花”(魯迅語)。華子的虛無里固然隱含一種悲涼與失望,然而華子并不頹廢,這首《我之將死》,除了標題有點“聳動視聽”,其實全是對世相的反諷。
凸凹(劉伯溫詩歌獎得主):華子用《我知將死》巧妙、從容地解決和釋放了怎樣用詩歌處理面對死亡的態度問題。
李斌(《星星》詩刊第四編輯室主任):華子《我知將死》一詩,有力度地寫出了生命中的某種疼痛。
我想表達人對狗的依戀
——趙斌講述這首詩背后的故事
三年前,趙斌曾讀到過一首散文詩,描寫了一只流浪的狗,它在樹邊上,電桿上,花臺上撒尿做下標記。這個場面給趙斌的印象并不深,但這首散文詩的結局讓趙斌震驚,詩中描寫來自農村的流浪狗四處做標記,是為了它的主人,圈回他們失地,可惜力量太小,太陽猛烈的照射,就把所有的痕跡和氣味帶走了。讀罷這首詩,這樣的意向若,有若無地一直殘留在趙斌心中。
這些年,趙斌在街上經??吹揭恍┠贻p人把狗從頭到腳裝扮得很精美,于是,他想將內心的感受表達出來。直到去年的1月份,一天趙斌在街邊無數的電桿上看到一則尋狗啟事。尤其看到那則尋狗啟事后面表明了要現金重謝的一樣,觸動他,于是,當年那首散文詩中,流浪狗的場景又回到了他的腦海,他立即提筆寫下這首詩。
他想在詩歌中表達,現代人和狗的一種現象,想表達自己身邊的人對狗的依戀,遠遠大過于對兒女或父母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