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術云,1965年1月出生,江油人?,F在江油市文廣新旅局工作。2005年加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系中國李白研究會會員、四川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江油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江油市作家協會秘書長。
1987年編輯出版《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江油縣資料集》,70余篇故事、100余首歌謠、數條諺語分別收入《綿陽市卷》《國家卷》。30余篇有關李白、竇圌山的傳說、故事分別被《民間文學》《龍門陣》《巴蜀風》等報刊雜志發表。2006年出版《江油逸事》、2012年出版《李白的傳說》。
1993年12月,被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省文聯等單位授予二等獎?!段壹腋邟旄卸髋啤帆@四川在線三等獎,綿陽市委宣傳部二等獎,《李白的傳說》獲江油太白文藝二等獎。
劉術云創作的散文作品,主要描寫和謳歌江油的自然山水,風土人情。
創作觀:語言樸素無華,力求通俗易懂。貴在實,接地氣,讓人不排斥,樂于接受。
散文:《辛夷花兒開》
作者:劉術云
陽春三月,當江油吳家后山滿山遍野的辛夷花盛開時,各式汽車的轟鳴聲、游客的腳步以及驚訝、贊嘆聲就徹底打破了這山村的寂靜。由于沒有樹葉,每一棵樹枝上,全是那碩大的花朵,白色、粉色、粉紅色、水紅色、粉紅相間的辛夷花,燦若云霞,艷若桃花,格外迷人?;ǖ氖⒀?,蔚為壯觀。
現在,完全可以這樣說,川西北吳家后山因辛夷花而更加聞名遐邇,又因在花廟子、韭菜園、爛房子一帶,擁有密密麻麻的古辛夷花樹,而披上了神秘的面紗。
吳家后山與北川縣的藥王谷是同一山脈,距江油城區50余公里,緊鄰道教圣地乾元山金光洞和李白讀書十年的大匡山。當年,李白在《訪戴天山道士不遇》詩中這樣寫道: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依兩三松?!?br/> 從李白的詩意中,我們就可以充分想象在那一千三百多年前,山里的景色就有多生態、多美??!
我在小的時候就聽說過吳家后山這個名字,只知道是座十分偏遠的大山。那時,凡說某某是吳家后山的人,就是“山毛子”,多有沒過世面和沒有見識的意思。更有的人還自嘲為吳家后山的人而調侃,連我自己也不例外。在創作的一個短篇小說《老拐》中,把主人公娶的老婆就杜撰是吳家后山的人。文中有這樣的描寫:“她給老拐引來個吳家后山的女子,叫吳玉花。吳家后山是出了名的老山,在那山里面,人喊人聽得見,如走攏就要走一天。至今還停留在刀耕火種的階段。主要出產玉米和土豆……”真正地身臨其境,我才知道自己錯了,終于明白道聽途說不可信的道理。這里,民風淳樸,山民熱情好客,老人特別長壽,姑娘特別貌美,仿佛就是一個世外桃源。
幾年前,聽幾個喜歡搞攝影的朋友講,吳家后山是江油最后一方凈土,生態環境很好,有原始森林,野生動物也多,四季都很安逸。特別是春天的辛夷花海,令人陶醉;更不說還有老臘肉、天麻燉土雞、天麻酒、紅油涼拌辛夷花瓣,以及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才生長的驢耳韭等各種野菜。美景、美食、美酒,不論哪一個,都是到吳家后山旅游、觀光的最好理由。但是,由于過去道路艱險,更重要的是自己天天考慮安身立命,忙忙碌碌,也就一直沒有成行,實為憾事。
吳家后山上現居住的兩百七、八十位山民中,以吳姓為主。刨根問底的習慣對于我也不例外,一直都想弄清楚這吳家后山名字的來歷。據一位從吳家后山遷至西山公園腳下、曾任過河西鄉鄉長的吳姓人神秘而又得意地講,他們祖上就是明末清初、沖冠一怒為紅顏的吳三桂。平西王吳三桂不滿康熙皇帝削藩,起兵與朝庭對抗了幾年。兵敗后,他的后代攜帶大量珍寶躲進了深山老林之中,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故而山隨人得名。族人們還保存了吳三桂的官印盒和扁擔,一般不肯輕易示人。但是,光聽說有這些寶物,說了幾輩人,就是沒有哪個外人有眼福見過。據說有文史愛好者專門去考究,結果沒有線索,悻悻無功而返。
說者無心,但聽者有意。既然吳三桂的后代們帶了很多金銀財寶來,那到底藏在什么地方了呢?于是乎,在江油大康就有幾撥人懷揣發財夢,自發組織,在山林洞穴里進行探寶大行動。大康鎮的地質結構十分奇特,有平壩、丘陵,更有大山,河流、峽谷多,洞穴也多。最為出名的溶洞當是國家AAA級旅游區—佛爺洞。佛爺洞不僅是竇圌山—觀霧山—佛爺洞省級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份,更是江油國家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份,也是四川開發較早的旅游區,常年游客絡繹不絕。
那些意志堅強的尋寶者們,帶著干糧,披荊斬棘,不畏毒蛇猛獸,通過不懈努力,雖然沒有尋找到什么值錢的寶貝,卻相繼在吳家后山的貓樵洞里挖出了野豬化石骨架、劍齒象化石,在大水洞檢到了磨制石斧、石鑿。不經意間,大水洞的幾件石器,引起了文物工作者的極大興趣。經過國家文物局批準,省城幾位考古專家進駐了吳家后山,對大水洞新石器時代遺址進行發掘。發掘面積共計200平方米,清理出兩處用火遺跡。發現陶片、石器、石坯、礪石、骨器、蚌飾等遺物。專家認為,大水洞人類生活遺址與綿陽邊堆山人類生活遺址存在著某種密切關系,古蜀文化很可能是從這里“路過”,然后才轉到成都平原。此外,考古隊又在吳家后山一帶的黑洞子、戴天洞、貓樵洞等5個巖洞里發現了大量八九萬年前的古犀?;?一時轟動考古界。
今春三月下旬的一天,也就是江油大康首屆辛夷花節期間,應大康鎮之邀,我偕同江油詩人雪峰、劉強、仁強等諸君,到吳家后山采風,收益匪淺。
一大早,我們從中壩出發,經九環路,水溝廟,過官渡橋、舊縣壩,直奔吳家后山。萬物吐綠,田間的油菜花已經開了,金黃一片,充滿了詩情畫意。愈往前走,Z字型的道路變得陡了起來,汽車就像一只蝸牛慢慢地向山上爬去,揚起了陣陣塵土,時時車輪駛在懸崖邊,又帶來幾分驚險。
剛進山時,群山被云罩霧鎖,路邊的樹叢也在朦朧之中,我們期待想看的辛夷花,更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山上的氣溫的確比城里要低幾度,有的人忙向農家樂的老板找衣服御寒。
濃霧漸漸散去,辛夷花方露麗容。幾位文友都很激動,急忙用相機拍個不停。一路上,雪峰先生談笑風生,對辛夷花大加贊賞。當他那深邃的目光對吳家后山的辛夷花進行全面檢閱后,在喝酒前,就用十分肯定、但不武斷的口吻說:“詩仙李白,一定從辛夷花樹下走過!”我以為然。因為,太白小道已通往吳家后山,十分崇道的李白一定會從吳家后山走向戴天山,走向乾元山。特別是往爛房子方向走的山埡上,有棵千年老茶樹,至今仍發著青翠的嫩芽,說不定就是李白當年親手栽下的。
在我國云南、四川、湖北等地的山上,都生長有辛夷花,但品種和規模,卻以吳家后山居首。吳家后山辛夷花品種繁多,從山下到山頂,共有幾萬株,面積達數千畝。在吳家后山,令我不得不思考物盡其用的法則。放眼看,吳家后山上只有辛夷花樹干長得要兩三人圍抱,高達二三十米。而其它的許多植物,諸如柏樹,還有珙桐、紅豆杉、厚樸等,少見有長大長高的。我猜想,這辛夷花樹除藥用外,更主要的原故是其樹不能成為梁柱,作建房之用;其材,也不能改板,作打造家具之用;更有可能,連做柴禾,也不好燒火。因此,一棵、又一棵就躲過了刀斧,躲過了浩劫,意外而又不意外地滿山滿野生長。經歷歲月滄桑,斗酷暑、傲嚴寒,日復一日,辛夷花在春天里盡情地怒放,回報大自然。雖然花期很短,僅十來天,但是總讓人美不勝收,浮想聯翩。
得知我們是幾個耍筆桿子的,當地人還很興奮地告訴我們,這辛夷花樹就是他們的祖先從云南帶過來栽的。因為,平西王吳三桂是愛美的人,不然就不會引清軍入關。而作為他的妃子們,保持美麗是贏得寵幸的唯一法寶,所以,就是在逃難藏匿的時候,也斷然不會忘記要用辛夷花瓣沐浴,以永葆身體肌膚的美麗。所以,手下人就栽了很多很多辛夷花樹。對于這個故事,我們只好姑且聽之,姑且信之。
“莫怪無心戀清境,已將書劍許明時?!边@是青年才俊李白懷“濟蒼生、安社謖”之志,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他別了匡山,別了吳家后山,別了巴蜀,由此走向了盛唐詩歌的巔峰。而我們,久居喧嘩的城市,總想尋找一塊凈土,讓心靈靜下來。沉思再三,有了選擇,最好莫過于李白故里的吳家后山。每當辛夷花開時,靜靜地聽花開的聲音,充分享受著大自然慷慨的賜予;當我們老去,三五好友相聚在辛夷花樹下,把酒品茗,談詩論畫,既充滿春意,又有幾分古趣;隨手輕輕撿起那飄落的花瓣,手留余香,讓生活永遠芬芳。
我盼望春天的到來,更盼望那辛夷花兒常開。
散文:《神奇的藏王寨》
作者:劉術云
欲打算旅游的人,不妨去位于川西北李白故里江油的藏王寨。在崇山峻嶺,林木蔥蘢,飛泉高掛的山寨里,看奇花異草,聽竹海濤聲,覓熊貓足跡;尋皇宮遺址,探地下古洞;食山珍野味,品老鷹嫩茶??芍^妙趣橫生,怡然自得。如是陽春踏青,仲夏避暑,秋日狩獵,冬季觀雪,別有一番風味。
數年前,我曾到藏王寨尋幽問古。在詩仙李白“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計年,拔云尋古道,倚樹聽流泉?!钡脑娨庵?,游歷半月,足遍山野、峽谷,藏王寨的風情,沒有隨時光流失而淡忘。那蒼茫的大山,那寨的寬闊,那山民的淳樸,構成一幅不朽的畫卷,時時令人魂牽夢繞。
那年去藏王寨,正值仲夏。從李白故里江油出發,驅車沿中雁公路駛半小時許,往北便是新春鄉藏王寨。據《江油縣志》載:“藏王寨在縣東北,綿延二百余里,山勢險峻,俗稱建文君居此,即明惠帝也,上有保王廟?!笨h志又載:“皇后山,在縣東四十里,上有御馬池歷年不涸,相傳蜀王衍失國,其妃避亂于此?!毕驅d致勃勃地講,藏王寨有許多地名都跟帝王有關呢。山上有隱龍谷、皇后山、御馬池、思鄉臺等等。還有一個民間傳說,講有個草寇想當皇帝,被追殺于此,因而得名。姑且聽之,姑且信之。一路上,向導不斷講述著有關藏王寨的奇聞軼事,使我們忘卻了爬坡攀山的疲憊,內心充滿亢奮,恨不得生出翅膀,立刻飛到藏王寨。
烈日下,路邊的野百合開得十分耀眼,隨風搖曳,送來暗香,仿佛在歡迎我們的到來。山泉叮咚,蟬鳴鳥唱,山谷之中十分謐靜。盤根錯節的參天古樹,挺立于斷巖之上,昭示著生命的頑強。踏著石板路,古人開鑿的棧道,進入山寨。向導如鳥歸林,引吭高唱:
你要來嘛么你就來喲,
莫在那對面嘛打喝嗨喲,
爹媽嘛那個是個小氣鬼喲。
狗兒嘛一咬喲要回來喲。
霎那間,群山回蕩,余音久久不息,我們拍手稱好。不過片刻,遠處就傳來粗獷、雄渾的歌聲……。路過山民家,便有主人熱情邀請休息,因早有安排,我們只好一一推謝,心里不由感嘆,也許只有在這莽莽大山里,才能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
夜幕降臨時,我們終于到了留宿的地方。一桌熱騰騰、香噴噴的菜肴叫人口福不淺。臘肉、野豬肉、野牛肉、蕨苔、嫩筍、玉米酒,令人胃口大開。酒足飯飽,大家圍著火堆,吊鍋里煮著老鷹茶,老人吮著葉子煙,講述著一個又一個古老的傳說和歌謠。女人納著鞋底,懷里依偎的小孩早已發出甜甜的鼾聲。
翌日清晨,我才驚奇地發現借宿的地方猶如世外桃源。木構青瓦房、條石街沿,竹遮樹掩。竹柵院落,長滿了青藤,一群小雞懶懶地尋找著食物。那條碩大的黑狗,已對我們這些外來客解除了敵意,偶爾跑來嗅著表示出親呢。晨風中,不得不穿上棉襖,深刻地領悟到高處不勝寒的道理。方明白我們已穿越季節的時空,從夏天走入了冬季。
在藏王寨,大片箭竹林,隨風如波濤洶涌,頗為壯觀。陪行的村支書記老包說箭竹是國寶大熊貓的佳肴,過去這里曾有大熊貓出沒,老包還告誡我們,山上野豬和猛獸很多,千萬別隨意單行。
在藏王寨,碗大的樹長在山民的屋頂上,顯示著人與自然的和諧。有落水漏斗組成的奇景,有無數的風洞;有從天而降的飛流瀑布,無數幽靜的峽谷。許多花草、樹木叫不出名字,許多鳥、蝶,聞所未聞。置身山巔,日月星辰,伸手可及;放眼眺望,群山如野馬奔騰,云鎖霧繞。蜀中名勝竇圌山、佛教圣地觀霧山、一代禪師——海燈家鄉重華古鎮,依稀可見。難怪落魄的皇帝、貴妃會選擇藏王寨匿于此。
當然,在藏王寨使我最感興趣的是尋找皇宮、保王廟的遺址,為史學家們提供研究依據??嗫鄬ふ伊藥滋?,也沒有找到蹤跡,仍然留下一個謎團。因而更覺藏王寨充滿了神秘。
告別藏王寨時,山民們為我準備了幾根龍頭拐杖和大包小包的土特產,相約十年后重訪藏王寨??上?,瑣事纏身,未能如期成行。后來,斷斷續續聽到有關藏王寨情況:藏王寨行政村拆了;山民們離開了祖輩生息繁衍的大山,離開了刀耕火種的家園,藏王寨真正享受到大自然的賦予??脊殴ぷ髡哌€在老君山上發現老君洞、朝陽洞等十幾個古人制硝崖洞,認為和道家煉丹有關,被稱為“火藥的故鄉”,震驚海內外,已被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地政府開始引資開發藏王寨旅游。相信藏王寨獨特的魅力,定會受到世人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