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www22"><noscript id="www22"></noscript>
    當前位置:主頁 > > 江油概況 > 江油簡介 >

    陰平壩的前世今生

    [江油李白故里網] 日期:2016年7月19日1284作者:肖定沛 來源:江油發布放大字體正常縮小關閉

      公元前285年,秦朝設立蜀郡,推行派遣官吏的郡縣制,在蜀郡北部設立梓潼縣,縣以下設鄉、亭、里三級基層政權。今小溪壩鎮陰平壩村時屬梓潼縣安業鄉德陽亭石井里,當時人戶極為稀少。

      西晉末年,今甘肅南部略陽、天水六郡十多縣連年旱災,十萬氐族百姓和地方官吏被迫攜家帶口,結伙東流今陜西漢中地區謀生求食,但又遇西晉王室內訌的“八王之亂”不得前行,便南下翻越米倉山進入川東北地區。

      310年,將益州梓潼郡梓潼縣西北地區、和今江油市小溪壩鎮、重華鎮及以北地區、平武縣及劍閣縣南部地區劃出設立僑置陰平郡及縣,郡、縣治地隨之名為陰平壩。

      326年前后,僑居陰平壩的氐人紛紛返回原籍今甘肅南部文縣(今文縣)恢復祖業,設在今小溪壩鎮陰平壩的陰平郡縣成為有名無實的“荒郡”、“荒縣”。347年,東晉王朝重新調整行政區劃,設置陰平郡“實郡“及”實縣“,委派官吏修筑城池及郡縣公署,加強管理。

      468年,陰平郡改屬梁州,更名北陰平郡,管轄陰平、平武(縣治設今青川縣青溪鎮)二縣,再次安置大量流民。553年,改北陰平郡為陰平郡隸屬龍州,撤銷陰平縣,原行政區劃入新設隴安縣,陰平郡僅轄龍安一縣;557—581年,改陰平郡為靜龍郡,龍安縣復名陰平縣;583年撤銷靜龍郡,陰平縣仍歸龍州管轄;607年,陰平縣改屬劍州普安郡(郡治設今劍閣縣普安鎮);南宋(1127—1279)時,陰平縣屬利州路隆慶府管轄。

      “新唐書”說:“陰平縣西北二里有利人渠,引馬閣水入縣灌田?!薄督涂h志》說道:“唐高宗龍朔二年(662年),陰平縣令劉鳳儀督開利人渠(今陰平堰)引馬閣水入陰平壩(今小溪壩陰平村)灌田,這是縣境內最早的引水工程?!?/p>

      南宋端平二年(1235)8月,蒙古國大汗窩闊臺派出次子闊端率軍伐蜀。次年8月,闊端以大將塔海為元帥,南宋降將汪世顯為先鋒,率兵50萬,與宋將曹友聞部在陽平關(今陜西寧強西北)大激戰,全殲宋軍,乘勢南下入川。

      9月,蒙軍進逼梓潼,縣尉朱子南動員軍民組織起義軍在兜髦山等地筑寨抵抗,一路蒙軍西折進逼陰平郡、縣,圍攻城池,守城軍民強烈抵抗。雙方損傷慘重,破城之后,惱羞成怒的蒙軍將這座千年古城燒、殺、搶掠一空,焚為平地。之后的元中統三年(1262)統一四川的元中央政府調整行政區劃時將陰平郡縣肢解分別劃屬今江油、梓潼、劍閣三縣。

      1952年12月,江油縣將統馭鄉(今河口鎮)7個村、12萬畝土地劃交劍閣縣,劍閣縣將在江油的“飛地”大安鄉觀音寺、秀中鄉12保、陰平壩等四村土地8088畝劃交江油江青鄉管轄。1955年11月,江油縣將江青鄉的三合、陰平、永興鄉的的永興三村劃入五里鄉。1981年五里鄉更名為小溪壩公社,1984年9月,撤銷小溪壩鄉建立小溪壩鎮至今。陰平壩仍然屬之。

      2011年,考古發現陰坪壩有宋代文化堆積層,出土了大量宋代大觀、崇寧年通寶、宋代陶罐、陶碗、瓦當,石范及建筑物的石礎等,還有宋代全國各大名窯生產的精美瓷器標本,出土的帶柄菱花鏡,是隋代湖州所產名鏡,考古價值很高。





    微信關注不迷路
    本文網址:http://www.105g.com/show.asp?id=936
    相關閱讀 江油李白故里網 投稿郵箱:tg@www.105g.com
    李白故里地址:四川省·江油市|郵編:621700 區號:0816|友情鏈接/建議/投稿/客服:QQ 9090469|郵箱:admin@www.105g.com
    www.105g.com © 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江油李白故里網
    日韩天堂在线
  • <xmp id="www22"><noscript id="www22"></noscript>